狸猫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64节(第1页)

可惜,有些事可一可二不可三,苏祇铭的学生还是出身江南世家的居多,千百年的传承让他们一眼就能看穿方子厚的小技俩,呵呵,吃绝户吃到同门师兄弟身上了,这嘴脸也太难看了!

唇亡齿寒,他方子厚今儿能这么毒辣的算计这几位同门,来日未必就不会算计到他们头上。这种人,耻与之为伍!

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方子厚就是,原本是想借着几位同门的家世彻底打入官宦世家这个圈子,却不想在自家党派里招来接连不断的排挤,先是被挤出了京城,随后被单独扔到了按察使司,如无意外,他的仕途也就终结在北直隶了。

“不妨事,调他来河北是老师点过头的,任他百般作幺也翻不过天去。”

“唉,还是小心点好,他毕竟和咱们不是一路人,师生之名,同门之谊,在他眼里,未必值得一提。”

“他敢!一日为师终生为父,要不是老师提拔,他能有今天的权势地位?”

“又不是没有过,当年肖家不也是……”

“所以肖家败了!”

“方子厚既已经上了咱们的船就只能照着咱们画给他的路走,他敢半路改投山门,咱们就替老师清理门户!”

“年兄这意思,方子厚是已经有了别的心思?”

“是了,要不然为何一再阻挠咱们对赵家那小子动手,恐怕是怕惹新主子心里不虞吧。”

“哼,也不知道他现在是姓沈还是姓邵,嘁,真是个狼心狗肺的混账东西!”

“好了,方子厚的事到此为止,左右不是什么关键人物,他若识趣自然会安分些,如若不然,老师是绝不会让他瞎蹦跶的。

各位师弟,咱们现下要做的是抓紧时机在河北站稳脚跟,可别忘了,当初老师待咱们可是寄予厚望的,尤其是文莱(郭绪字),你手里掌着东北粮道,等于捏住了北疆一半咽喉,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。”

虽然年处仁自己的境况也不是很好,但他分得清大局,知道什么才是最关键的。现下只有抓住了一府财政,恩师在河北的布局才能慢慢展开。两京十三省,浙江为国库重镇,由闵宏达那个老顽固独霸,年初赵坏珏外放两江布政使,也就相当于划分到了沈炳文的势力范围。

苏阁老一党的大本营在户部,拥有着财政上的天然优势,朝堂九卿六部,那是想卡谁就卡谁,威风的不得了。但自从赵怀珏调去浙江之后,局势悄然间就发生了变化。

众所周知,户部是朝廷的钱袋子,而两江却是户部的钱袋子。户部每年的预算基调都要根据当年两江的税收来做调整。现在,沈首辅的东床快婿掐着户部的嗓子眼,以后日子该怎么过。

再加上与当初即将入阁的邵文熙之间也发生过不少摩擦,苏派在朝堂和内阁里的局势都不容乐观。

这个时候,他们就更需要拉拢一个强有力的外援。

恰逢大皇子坏事,诚王党多年布局皆被连根拔起,苏祇铭奉御诏彻查禁军之时,无意发现大皇子在河北经营多年,与诸多勋贵暧昧不清,他老人家一把清空了大皇子置下的棋子,空出来的位子,皆安插进自己的得意门生。

所谋者还是同一样东西——兵权!

只不过与赵秉安谋求手握兵权不同,苏党筹算的是勋贵在朝堂上的话语权。只要捏住了粮草供给,京城的实权武勋就会忌惮,那他们散落在六部的势力就会朝苏派靠拢。

到时候,叠加起来的势力将会创造一个新高,至少暂时足以和那位地位越发稳固的首辅大人相抗衡。

其实,年处仁一行人不知道,早就有人在河北给他们铺好了路,不管中间过程如何曲折,他们最终都会达成自己的目的,武勋这块肥肉已经摆在了他们的砧板上,但吃下去会不会撑死自己,就要看苏次辅的胃口够不够大了。

第134章铁甲择徒

这些日子,北直隶最热闹的当属留儿街的赵氏大宅,每天都有各色人物进进出出。

赵氏分家自从成立族老会之后,凝聚力直线上升,诸多分支皆迁入北直隶,一时间,声势愈盛。

赵秉安广散请帖之后便做了甩手掌柜,将一干事物丢给了蒋达几人,当然,有侯府的铁卫在一旁盯着,这些奴才是一点小心思也不敢有的。

人间四月天,最是好时节,可惜赵秉安一路上遇到的都是烦心事,白瞎了一番好春景。

现在到了五月份,百花盛落,暑气渐上,人越发的不想动弹了。

赵秉安窝在水榭里,漫不经心的打量一干赵氏小郎,点了点头,算是勉强看过眼了。

腹有诗书气自华,要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其实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,但现在时间紧迫,也只能求个形似了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